在道光、咸丰年间的京城,有一位名叫姚的先生,他以教书为生,平日里过着简朴的生活。无论春夏秋冬,姚先生总是穿着一件大褂,极为朴素。闲暇时,他还为人看相、算卦,神奇的卜算技艺十分灵验,深受人们的称赞。
有一位刑部的官员,名叫胡佛生,他对道家黄老之术情有独钟,尤其对看相算卦这门学问充满兴趣。得知姚先生名声在外后,胡佛生便决定亲自拜访他,向姚先生求教。姚先生得知胡佛生的来意后,面露为难,连忙摇头拒绝:“你是朝廷官员,承受了君恩,理应专心治理国家,做好本职工作。修炼道家法术非你们这些文人士大夫该从事的事,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当个好官,让百姓过上安稳生活。”
胡佛生听了姚先生的话,不禁心生一计。为了能够向姚先生讨教,他决定邀请姚先生到自己开设的私塾做讲师。每天,他对姚先生的态度极其恭敬,专心请教有关卜算之术的问题。可是姚先生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,丝毫不受干扰,每日的生活仍然是按部就班,和普通教师没有太大差别,看不出任何异常。
展开剩余67%时光荏苒,一年多过去了,胡佛生依然每天恭敬地拜访姚先生,心中对姚先生的敬仰与日俱增。某天,姚先生忽然对胡佛生皱眉说道:“你们刑部的阿大人今晚打算加害于我,你认为他为何要这么做?”
胡佛生被突如其来的话吓了一跳,急忙向姚先生请教:“不知道阿大人为何要加害于您,这其中有何缘由?”姚先生轻描淡写地说道:“阿大人原是只天狐化身,世人无人知晓。三年前我曾喝酒时,不小心泄露了他的秘密,因此他一直想要置我于死地。然而他并不知晓,我懂得五雷正法,妖魔鬼怪根本不敢接近我,他这种小人物怎能伤我性命?他妄图加害我,已触犯天条,必定自食恶果。你不妨留意,接下来的三天内,真相将会显现。”
第二天,胡佛生照常到刑部上班,却意外发现阿大人并未出现。他心中一动,随即翻阅了官府的公文,果然看到一则消息,称阿大人因病请假三日。胡佛生内心一震,开始对姚先生的预言产生了深刻的信任。又过了一天,刑部的官员传来消息,阿大人的病情急剧恶化,药石无效,最终不治身亡。
胡佛生回到家中,迫不及待地赶往姚先生的住所,跪在他面前,诚恳地说道:“先生果然是神人,请您收下我为徒,教我这些神奇的法术。”姚先生扶起他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我并非不愿教你,只是这门卜算之术,并非高雅之道。学了它,不但无益,反而可能有害。你想想,如果你预知了未来的种种,那么所有的期盼和惊喜岂不是都消失了吗?人生失去了惊喜,岂能称得上充实?而且,如果你看透了尘世的百味,又怎会有追求功名的动力?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,岂能带给你前进的动力?”
胡佛生听了,深感姚先生的话有理,随即转问:“那如何才能长生不老呢?”姚先生笑了笑,答道:“自古以来,人们都热衷于追求成仙得道,传说中的神仙之道让人神往。但那些所谓的仙人如今在哪里?你又见过谁真正得道成仙?即便你真的成了神仙,生活在烟云缥缈的世界,岂不如活在人间,体验那喜怒哀乐的真实生活?人活一世,虽有悲欢离合,但却是真实且充实的。何必抛弃这大好时光,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仙人生活?”
胡佛生听后,豁然开朗,转而又问:“那治世之道又是什么呢?”姚先生微笑着答道:“你平时读过的书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,你自己应该早已明了。至于大臣之道,世局对他们影响极大。你应该思考一下,今天掌权的人是什么样的人,如何为自己的未来着想,不能随波逐流,任人摆布。”说完,姚先生停顿了一下,又补充道:“不过,我的老师召我回去,今天我就要告别了,离开这里。”
第二天,姚先生果真悄然离开了胡佛生的府邸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胡佛生细细思量,觉得姚先生的话中有深意,他认为京城即将发生某些重大变故,决定提前离开。于是,他向朝廷请命,谋得了一个外地视察水利维修河堤的差事。正如他所料,当年太平天国北伐军势如破竹,逼近京城,京城的粮食供应出现危机,许多家庭断粮,陷入困境。胡佛生因身在外地,幸运地避开了这场灾难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